历史上,被誉为“千古一帝”的秦始皇嬴政,是一位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帝王。他终结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动乱,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伟业,为中国历史上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奠定了基础。秦始皇不仅以强大的武力吞并了六国,成为前无古人、后无来者的始皇帝,还给中国命名了一个霸气的名字——“中国”,这个名字延续至今,未曾更改。
嬴政出生于赵国的邯郸城,他的父亲是秦庄襄王,年幼时,嬴政继承王位,年仅十三岁。由于年轻,他的政权一度由丞相吕不韦掌控。直到公元237年,嬴政正式掌握权力,亲自出征,迅速平定了缪毒之乱,并废除了吕不韦,将其流放至巴蜀。此后,嬴政加速了对六国的征服,决心一统天下。
秦国在嬴政登基前已经占领了巴蜀和汉中等地,而嬴政亲政后,他的谋士李斯劝说道:“如今,秦国强盛,大王英明,完全有能力一举灭掉各国,称霸天下。”嬴政对李斯的忠诚和智慧极为信任,因此他下定决心扩张疆土。随着秦国实力的增长,魏国由于日渐衰弱,被迫割让了部分土地以求和平。接着,韩国也不得不割让南阳一带,但不久后,韩国国王被秦国俘虏,秦国在韩国设置了颍川郡,标志着韩国的灭亡。
展开剩余74%随后的赵国,秦国出动了大将王翦攻打。赵国名将李牧拼死抵抗,但由于秦国巧妙地行贿赵王身边的宠臣,传播李牧欲谋反的谣言,赵王多疑,最终处决了李牧。失去李牧的赵国抵抗力大减,秦国趁机攻破赵国,赵国在一年之内灭亡。
接下来,秦军进攻魏国。秦国大将王贲采取了巧妙的战术,把黄河水引入魏国的都城,魏王在短暂的抵抗后屈服,魏国灭亡。公元前224年至前226年,秦王派大将王翦率领20万大军征讨楚国,尽管楚国奋力抵抗,秦军还是成功取得胜利。最后,楚国国王被擒,楚国也随之灭亡。齐国虽然与秦国始终未曾结盟,但秦国最终攻破了齐国的都城,俘虏了齐王,齐国随之灭亡。至此,秦国完成了吞并六国的壮举,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。
嬴政在登基之后宣布自己为“始皇帝”,他自信地表示,秦王朝将永世不灭。然而,命运往往难以预料,秦国仅存在了不到二十年,就迅速走向衰亡。实际上,早在嬴政称帝时,大臣们曾提出过一些其他的称号,例如“泰皇”,但嬴政认为自己灭六国的功绩超越了三皇五帝,应当称之为“皇帝”,从而使得“皇帝”成为了历代帝王的最高荣誉称号,延续至今。
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,实施了一系列政治改革,废除了分封制,建立了郡县制和官僚制。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,他还推行了包括统一货币、度量衡、文字等一系列措施。通过这些改革,嬴政不仅将六国遗民统一在秦国的统治之下,还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。对于新国家的命名,经过一番讨论,最终决定采用“中华”二字。古人认为华夏族是世界的中心,周围的少数民族不过是边疆的异族而已。于是,“中华”成为了中国的代称,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心中,至今仍为我们所传承。
然而,尽管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,他的后期却陷入了对长生不老的执念之中。他坚信命运可以改变,长生不老之术可以让他永享权力。为此,他召来了方士卢生,让他寻找不老药。卢生未能找到药物,便编造了谎言称无法找到灵丹妙药,建议秦始皇进行秘密出巡,以驱逐恶鬼,等待神仙降临。秦始皇深信不疑,下令改称“真人”,以期获得神仙赐予的不死药。然而,历史告诉我们,长生不老的药物并不存在,最终,秦始皇因服用所谓的丹药而健康受损,离世。
此外,卢生还带回一本《录图书》,声称其中有预言,称“灭秦者,胡也”。秦始皇误以为是指北方的胡人,于是命令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,并广招民工筑起了万里长城。秦始皇一生充满传奇,虽然为后世的统一和改革奠定了基础,但他也因过度的暴政和劳民伤财而饱受争议。
公元前210年,秦始皇病逝在沙丘宫,年仅49岁,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传奇的帝王。对于秦始皇的评价,众说纷纭,但不可否认的是,他统一六国,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,确实为后来的中国政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尽管他的统治也有暴政的一面,但从大历史角度来看,秦始皇无疑是一位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伟大人物。
发布于:天津市汇盈配资-股票配资实盘-股票配资15-贵阳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